- 編輯 : 江蘇研致 時間: 2019-05-27 17:05 瀏覽量: 257
-
世界級原子核研究所選擇攜手華為數據中心
全球范圍內,有能力進行穩(wěn)定島(質子數在106到118之間)登錄的,
除了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立實驗室、德國達姆施塔特的種子研究所,
就是俄羅斯的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了。
原子核研究的成果被廣泛應用于醫(yī)療(尤其是放射性治療治療癌癥)、生物技術、發(fā)電、可持續(xù)能源等民用領域,
是一項造福全球的科研事業(yè),
這個項目讓參與的華為員工既驕傲又自豪。
原來世界級科研所也有難題,
基礎設施無法支撐超算需求,
以計算為主力的科研機構,
需要使用配置極高的高性能計算機以及龐大的存儲設備來支撐科研項目的進行,
這將產生大量的實驗數據存儲以及處理需求,
任何一個科研機構都會單獨設立數據中心以確保實驗成果 。
在此背景下,杜布納研究所在IT基礎設施建設上做了大量的投入,
又是聯合研究所,還需將其資源共享給其他平臺,其存儲&運算量是海量的!
項目挑戰(zhàn):
痛苦No.1:隨著實驗規(guī)模和級別的不斷提升,
杜布納研究所新增存儲需求達到兩位數PB每年(1PB約為100萬GB)并且還在不斷增長,
對海量數據的存儲是其面臨的首要難題。
其現有的數據中心并不能很好的進行彈性擴容來存儲這些數據,
尤其是其目前采用的機柜單柜功率小于5KW,
更難以吞吐大量的科研數據以支撐高強度的科研工作。
痛苦No.2:傳統(tǒng)數據中心交付周期長,
建設成本高,
無法匹配科研算力的增長速度。
痛苦No.3:可觀的運維成本需要投入大量財力人力,
尤其是電費和人工。
好的方案必須懂客戶,
華為針對杜布納研究所所面臨的難題,
提供了數據中心機房咨詢、設計、實施、運維等端到端的交付解決方案。
以上三個難題,我們都逐一破解了!
Q:科研超算產生海量數據,DC交付周期長、擴容難怎么破?
A:用隨時可擴容的高密模塊化數據中心!
智能微模塊FuisionModule2000,
華為的經典解決方案,
適用于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
杜布納研究所離子撞擊等在實驗環(huán)境中產生的數據量是驚人的,
由上億個感應器來收集和回傳數據,
能夠支撐科研超算的數據中心方案并不多。
而我們,可以。
華為微模塊解決方案功率密度高,
單模塊功率較原有模塊提升200%,
達到15KW,
有極好的負載抗壓性,
能很好的匹配高強度的實驗數據存儲以及科研運行對大功率IT設備的需求;
工廠預安裝、預調試,從而節(jié)省30%以上的部署時間;
業(yè)務上線后,模塊化的設計還可隨時擴容增加,避免因無法評估業(yè)務量導致初始建設成本高的問題;
獲得過Uptime Tier Ready認證。
又快又靈活還經濟適用
Q:制冷能耗超高,怎么破?
A:與熱源“面對面”親密接觸,大幅降低制冷能耗!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耗電大戶首當其沖是制冷系統(tǒng),
能耗占到60%以上。
華為部署了高性能液冷服務器和冷凍水制冷箱來解決制冷不足問題。
行級空調與機柜并排安裝,近端制冷,能夠有效解決機房局部制冷的問題;
密閉通道技術讓冷熱空氣隔離,有效提高了空調的制冷效率;
采用華為冷凍水制冷箱,一站式集成所有制冷單元,運輸和安裝都相當便捷。
節(jié)能,不是問題
Q:科研超算對于數據中心的安全系數極高,可靠性如何確保?
A:華為UPS電源,全力保障!
杜布納數據中心按照Tier III機房標準進行建設,
配電采用“2N”型配置,
制冷為“N+1”型配置(單臺100KW的水冷機組,組成3+1冗余設計,并在制冷箱內置蓄冷罐),
機房關鍵負載為“2N”型配置,
通過全方位的冗余設計來提高整體數據中心可靠性。
華為模塊化5000S作為該項目IT設備的后備電源,
采用拓撲結構以及全模塊化設計,
實現高于99.999%的可用性,
并支持各個模塊在線熱插拔,
在線維護,極大的降低了業(yè)務中斷的風險。
Q:如此多的微模塊,如何統(tǒng)一管理?
A:有AI加碼的華為DCIM+,了解一下!
杜布納研究所現網數據中心采用的是普通動環(huán)監(jiān)控軟件,
運維經驗少人員匱乏,
故障修復時間長,
而新的模塊化數據中心動態(tài)也未可知。
今年CEBIT期間,
華為新發(fā)布的Smart DC 3.0 @ AI (智能微模塊升級版本,了解詳情可直接點擊)融合了AI算法,
將數據中心智能化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華為DCIM+加載了獨有的i3(iPower,iCooling,iManager)特性,
加入AI優(yōu)化運行算法,
實現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整體功能的智能化融合。
它將通過AI算法主動判斷設施運行狀態(tài),
實現供電鏈路毫秒級故障檢測,
秒級故障定位,毫秒級故障隔離,
分鐘級故障恢復功能,
能夠提升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空間、電力、制冷及人力資源的高效利用!
標簽: